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,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。记者从7月26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近日,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了《关于印发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(2018—2027年)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、《关于印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政策》)。2022年,安徽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700亿元大关,安徽省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2.5万台,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。
去年安徽工業機器人産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00億
據悉,2017年,安徽省工業機器人産業(全産業鏈)主營業務收入達200億元,工業機器人産量達8000余台,比上年增長1.4倍;服務機器人已形成教育、醫療、公共服務、公共安全、餐飲、娛樂機器人等較爲全面的産品體系。
安徽省初步打造了蕪湖、馬鞍山、合肥等機器人産業集聚區(以下簡稱“蕪馬合”),已形成集研發設計、生産制造、系統集成、示範應用等爲一體的全産業鏈發展格局。現有機器人生産、集成和零部件企業150余家,機器人研究院6家。
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燈明介紹,《安徽省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(2018-2027年)》中提出分兩個階段,努力將安徽打造成機器人全産業鏈發展高地。第一階段(2018—2022年):夯實基礎,完善産業體系。我省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産業體系,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,核心關鍵零部件研制取得突破,本地化集成應用成效顯著。到2022年,機器人産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00億元大關,我省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産量達到2.5萬台,建設成爲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。
第二階段(2023—2027年):拓展延伸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到2027年,我省機器人産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00億元,智能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打造15家左右行業“領跑者”企業,培育30家左右單項冠軍企業,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先進制造業産業集群。
對機器人本體企業的新建或在建項目最高補助500萬
《關于印發支持機器人産業發展若幹政策的通知》針對我省機器人産業的薄弱環節和發展重點,支持我省機器人企業培育、技術升級、平台建設、産品推廣、産業鏈發展等,促進機器人産業發展。《政策》內容共十條,按照其內在邏輯,可分爲技術突破、産業壯大、推廣應用、要素支撐四個方面。
在完善服務平台方面,《政策》鼓勵國內外知名機器人技術服務平台和檢驗檢測機構落戶安徽。支持建立機器人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産業發展共性服務平台,按其關鍵設備投資額的5%給予一次性補助,最高300萬元。
在補齊産業鏈條方面,則鼓勵本體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做強。對機器人本體企業的新建或在建項目,且實際總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(不含土地價款),按關鍵設備投資額的5%給予一次性補助,最高500萬元。對高精密減速器、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、高性能控制器、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五大關鍵零部件生産企業,按新建或在建項目關鍵設備購置額(≥200萬元)的5%給予一次性補助,最高500萬元。